锅炉网锅炉网
康丹森全预混冷凝锅炉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综合资讯 >

从遮黑纱到大同蓝 “北方城市的一股清流”怎样炼成
2017-02-23 12:32    锅炉网   www.guolu360.cn

  “一拉开窗帘,以为我瞎了。”“雾霾”,成了过去这个冬天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吐槽与调侃的背后,是全民对于生态环境和身体健康的忧虑。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平均雾霾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2.3天,为1961年以来最多的一年。尤其是华北平原,入冬以来受到雾霾连续侵扰,北京甚至首次启动了空气重污染预警的最高级别——红色预警。

  山西亦未能幸免。去冬今春,除大同外,山西其他10市多次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太原、晋中、临汾、忻州等城市甚至首次采用机动车限行等措施应对。1月10日山西环保厅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市环境空气达标天数平均为249天,较去年减少4天。

  一片雾霾中,大同的空气质量明显要好些。2016年,大同市环境空气达标天数为314天,比全省的平均天数249天多出65天,继2013年、2014年、2015年后,再次在全省空气质量排名中位列第一。

  “大同蓝”,已经成为大同市生态环境的金字招牌。

  A 从煤城到绿都

  “云冈大佛遮黑纱,城市处处脏乱差”,在曾经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和“唯煤是举”时期,这座被覆盖在煤尘中的城市,给外界留下如此印象。

  “那个时候,大同做服装这行的都知道,夏天不能卖白衬衣,冬天不能卖白棉衣,不管款式多新颖,只要敢进货,保亏!”张静雨是土生土长的大同人,一直做服装生意的他对数年前这一服装市场上不成文的“行规”记忆犹新——“再爱美的大同人,也得对浅颜色的衣服敬而远之,没办法,空气脏,穿出去一会儿,就是一身灰。”

  2005年,大同市在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全国113个重点监控城市大气污染综合指数排名倒数第三名,为此,大同市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由时任市长郭良孝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市民道歉。郭良孝说,大同大气质量倒数第三,有客观原因和历史欠账,但也与政府治污不力有很大关系。

  到2009年,虽然大同的空气质量状况已有大幅改观,但在当年的大同市蓝天碧水工程攻坚战暨环保工作会议上,退出全国113个重点考核城市的后35位这样如今看来的“小目标”,却是当时一道攻坚的难题。

  迎难而上,背着“黑锅”的大同负重而行,从未停步。

  2013年过去,大同人从统计数据中惊喜地发现,他们所在城市的全年空气质量竟然排名全省第一。数据的变化符合市民切身感受。“慢慢地,商场里浅颜色的衣服有了销路,乃至如今,大同服装行业不卖白衬衣的‘行规’已成历史。”一直从事服装生意的张静雨开玩笑说:“商场里浅颜色衣服的销量就是大同空气质量的‘晴雨表’。”

  此后连续三年,大同空气质量在全省排名稳居第一。

  在全省、乃至全国多地屡次拉响“雾霾”警报的背景下,“煤都”大同不仅没有深陷其中,而且还成为网友眼中“北方城市的一股清流”。从“遮黑纱”到“大同蓝”,大同怎样完成了这华丽的“逆袭”?

  B “大同蓝”是群众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在今年1月中旬召开的省人代会上,大同市市长马彦平向媒体揭晓答案:首要,理念坚定——习总书记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呵护大同、捍卫大同蓝是大同全市从上到下的高度共识,有着深厚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这也是“大同蓝”的最基础条件;其次,这是一个长期奋斗的结果,是多年来连续不断治理的结果,是下苦功、豁出巨大成本、采取刚性措施得来的结果!

  “雾霾,曾经是大同人的心头之痛,我们对于蓝天的渴盼更为迫切!可以说,如今的这片蓝天,是大同人呼吸着雾霾忍着阵痛硬闯出来的。”2月19日,大同市环保局局长赵晓宁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对改善生存和生活环境质量的迫切需求,把实现“大同蓝”视为群众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记者采访获悉,大同市确立了生态统领、环境先行、空气优先的发展原则,始终坚持扩大城市绿化面积,恢复自然植被和森林,建设城市隔离带和城市湿地公园,有效地降低城市的温室效应,提升空气自净能力。“雾霾治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空气自净能力是‘大同蓝’形成的支撑条件,效果良好。”赵晓宁说。

  数据显示,至2016年年底,大同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了40.96%、36.84%和15.27平方米。在2014年就跻身国家园林城市的大同,成为真正的“绿都”。“在空气自净方面,今年还有大举措。”赵晓宁介绍说,大同市以御河和口泉河治理为重点,制定了“两河流域”规划,将实施总投资4.8亿元的“两河流域”湿地项目和水环境整治人工湿地及流域污水收集工程,此举将补齐北方城市生态补水不足的短板,极大地提高生态涵养能力和空气自净能力。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推广使用环保型煤是实现“大同蓝”的重要举措。

  以煤为主的燃料结构是以往造成大同空气恶化的罪魁祸首。“以前大同市区烟囱林立,每一根都是黑烟滚滚。”20日,记者在大同站北房建供热车间采访时,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以前锅炉房烧煤,工作环境非常恶劣,现在实施煤改气后,煤尘飞扬的储煤场没有了,燃烧产生的煤烟也没有了,锅炉房及周边环境都变干净了。

  多年来,大同古城内的平房居民取暖主要靠燃煤,为了治理燃煤污染,大同市以政府补助、专项资金支持等方式,每年冬季向古城内平房居民每户免费发放1吨环保型煤,成本价购买2吨环保型煤。仅2015至2016年两年间,大同市用于型煤补助的资金达到2000万元。

  21日上午,大同古城内西柴市社区居民郭御庭家里,一个环保型煤火炉着得正旺,满屋温暖。郭御庭一边往炉子里添蜂窝状型煤,一边告诉记者:“这环保型煤火炉和环保型煤都是政府免费发放的,不冒黑烟,好烧,干净,安全。”“少用煤甚至不用煤,是大同环保工作多年来的一个共识。”2016年6月,省人大和省环保厅组织的“三晋环保行”记者团在大同采访多日,当采访团许多成员惊讶于“煤城”不见“煤”时,一位基层环保干部说。

  记者了解到,大同市专门划定89平方公里禁燃区,区内严禁使用原煤,推广清洁能源。为此多年来拆除燃煤锅炉3000余台,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5780万平方米,全市集中供热覆盖率达到99.7%。发展天然气用户68.4万户,覆盖率98.7%。大同市公交车全部置换成为新能源车和纯电动车,近两年共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30182辆,建成投入了公共自行车工程……“除此,‘大同蓝’形成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构成,深度推进工业节能减排。”赵晓宁介绍说,目前有一大批优势产业项目强力推进,与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相互补充,互相促进,形成煤与非煤产业同时做强,产业结构可持续化的良性循环,这是“大同蓝”形成的背景要素,也是大同市坚持生态统领、环境先行和空气优先的结果。

  C “大同蓝”成为大同市新的城市名片

  在口口相传中,“大同蓝”成为“城市网红”,这张生态环境的金字招牌也逐渐成为大同市新的城市名片。

  “有人爱大海,有人爱草原,要问我们爱什么,我爱大同蓝……”2017年2月11日,网友“钦州湾”将他改编的歌曲发在了一个名为“天下大同”的微信群里后,立即引起众多网友的响应,大家纷纷点赞转发,一时间在大同的微信朋友圈形成一个关于“大同蓝”的主题小高潮。

  事实上,在刚过去的这个冬天里,有许多大同市民和“钦州湾”一样,不止一次地在各种社交工具上晒过“大同蓝”。在雾霾肆虐、兄弟城市纷纷“沦陷”的背景下,常态化的“大同蓝”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市民幸福感倍增。

  除了普通市民,大同官方同样将“大同蓝”视为“城市骄傲”。在去年全国瞩目的“人说山西好风光”电视竞演中,原本计划着正装上台演讲的大同市委书记张吉福看到现场工作人员身上的“大同蓝”T恤衫后,欣然找来一件穿着上了演讲台,在推介大同时,张吉福着重介绍道:“大同天蓝气爽,空气质量全省第一。”大同市市长马彦平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示:大同蓝,已成大同的金字招牌,是有无限价值的!

  1月15日,在省人代会大同代表团全团会议上,省委副书记黄晓薇指出,大同应重视利用“大同蓝”这一优势。大同市市长马彦平表示,大同将会更加重视打造“大同蓝”这一品牌,挖掘区位优势,吸引包括京津地区在内的更多朋友前来大同“躲避雾霾”。

  2016年,大同成功主办了全省旅游发展大会,打造了中国大同古都灯会、方特欢乐世界、大同国际骑游大会、全国热气球锦标赛、大同理想音乐艺术生活节等特色文化旅游品牌。这其中,“大同蓝”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刚刚落幕的2017中国大同古都灯会,更是吸引了430多万游客,创下了大同冬季旅游的新纪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呼吸着洁净的空气,徜徉在文韵流放的大同古城,这是一场多么丰饶而独具魅力的文化体验!

TAG: 锅炉改造 燃气锅炉 锅炉采暖

锅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