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网锅炉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综合资讯 >

供热企业陷入老马拉大车的困境
2015-09-07 17:40    锅炉网   www.guolu360.cn

据兰州日报报道:近日,记者走访了全市二十多家供热站,发现部分供热企业由于在“煤改气”中负债太多,只能靠赊借购气。而且,集中供热天然气价格连续三次上调后,让供热企业雪上加霜。再加上部分小区管网严重老化、居民拒不交取暖费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让供热企业陷入“老马拉大车”的困境。

煤改气后形成的大量负债让热企步履维艰

煤改气后,由于负债比较多,再加上供热成本严重倒挂,导致很多供热企业陷入经营的泥沼。城关区小稍门供热站的负责人刘宗义告诉记者,煤改气后,该供热站已负债693.2万元,去年供暖期5个月实收暖气费416万元,购买天然气实际支出553.87万元,水电工资等支出141.92万元,管网维修支出17.31万元,支出占实收暖气费的比率达到171%。由于该供热站负债较大,目前,因债务纠纷导致银行账户被封,锅炉也被封闭。

相比之下,城关区西湖连片供热站面临的形势更严峻。该供热站的负责人柳佩钦告诉记者,该供热站在煤改气之前就已经欠了供煤商近300万元的煤款,银行贷款400万元。煤改气后后,又欠了锅炉设备及安装款418万元,土建工程款152万元,天然气公司管网工程款76万。而且,因无力支付欠款,目前,该供热站的锅炉已被厂家将燃烧机的主要部件拆除。

为加快燃煤锅炉改造进度,减轻企业负担,2012年,市区财政对燃煤锅炉改造每吨给予10至20万元的补贴。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每吨锅炉改造的成本在20至30万元之间,一些供热企业由于历年负债运行,改造资金不足,又增加了新的债务负担。

同时,个别供热站由于缺乏资金,配套工程未完成,供暖开始后向热用户分摊改造资金,经市热管办、四区政府大量协调,虽然供上了暖,但是存在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比如,小稍门供热站改造前负债693万元,改造后负债近1000万元,拆除的旧锅炉被法院折价“强制”抵债,每周只能靠赊借购气;西城巷供热站改造前负债700万元,改造后再负债245万元;亚太供热站负债465万元,改造后再负债500万元。

天然气价格连续三次上调让热企雪上加霜

为了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天然气资源,保障市场供应,近年来国家加快了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步伐。2013年6月份国家出台了天然气价格调整方案,区分存量气和增量气,增量气门站价格一步调整到与可替代能源价格保持合理比价的水平,存量气价格调整分步实施,计划2015年到位。

2013年7月,省发改委根据国家发改委天然气调价政策,上调了我市天然气门站价格,将我市集中供热天然气销售价格由1.47元/立方米调整为2.12元/立方米。2014年1月,我市按照省发改委文件的要求,将天然气价格由2.12元/立方米调整为2.40元/立方米。

2014年8月12日,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调整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气价格的通知》,决定自9月1日起调整非居民用气存量天然气门站价格。此次调整,增量气门站价格不变,非居民用存量气门站价格提高0.40元/立方米。我市根据国家的政策,又再次上调了集中供热天然气销售价格,集中供热天然气销售价格由2.40元/立方米上调为2.58元/立方米。

集中供热天然气价格连续三次上调后,共计调整金额为1.11元/立方米。集中供热天然气销售价格的大幅上调,给我市集中供热带来新的巨大困难。因此,通过上调天然气集中供热价格,可及时化解集中供热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和天然气集中供热价格偏低的成本倒挂矛盾,还可避免出现供热企业因成本倒挂严重而出现弃供的现象。

“在供暖期,室内温度若要保证18℃,则每天需要烧气2.5万到3万立方米左右。但实际情况是,供热企业收不上暖气费,只能‘省吃俭用’减少用气量,或者间断性停暖,以致出回水温度不达标,室温过低,导致居民的交费积极性不高,因此,这两者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西关附近一家供热企业的负责人向记者吐苦水。

火车站附近一家供热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供暖期,他承认供暖的温度的确比较低,但是,没有流动资金又收不上费,只能凑合着烧,多烧一天是一天,这样起码还能保证家家户户有点温度、地下管道不被冻破。据了解,去年在元旦前夕,该供热企业的卡上仅剩下10万方气,如果每天按照18度烧,每天得用2.8万方的天然气,三天多就没有了,甚至连元旦都过不去。

“你不缴费,我没钱买气,所以不能保证正常供暖,即便能低温供暖,也算是在尽社会责任。”雁滩一家供热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居民不缴费与供热站无钱购气的矛盾不断加剧,导致供热投诉逐渐增大。而且,也引发了供热企业与燃气公司之间的矛盾。过去烧煤时,供热企业大多用“赊、欠”的方式,可以在采暖期结束时,用收取的暖气费陆续支付煤款。燃煤锅炉改造后,不能再用赊欠的方式,供热企业必须先购气才能供暖。

管网老化等问题造成居民室内温度不达标

10月28日,记者从市热管办了解到,城关区共有366家燃气锅炉房,其中老旧楼集中供暖问题较多的有85家,占23.2%。这些楼房多是八九十年代的建筑,其墙体厚度、门窗玻璃、暖气管径粗细、暖气片多少等,是按室温16℃的规范设计建设的,墙体保温性能差,门窗不严实,热量损耗大。

2003年我市制定出台《兰州市城市供热管理条例》时,将室内达标温度由16℃提高到18℃。但外墙保温、暖气管网没有同步实施配套改造,保证18℃的硬件不足。因此,室内温度18℃,已成为居民对供热质量的最低期待和不交暖气费的依据,更增加了达标供热的难度。

同时,居民家中的暖气和管道老化、堵塞结垢、装修改造造成循环不畅,再加上许多管道没有加装热平衡装置,造成同一幢楼的用户供热不平衡、不达标。从楼外看,从锅炉房至住宅的供热管网大多年久失修,长年浸泡在污水地沟,管道破损后出现跑冒滴漏现象,比如,滩尖子供热站日均补水200吨,小稍门、兰影、百合园等供热站日均补水80吨,热损失巨大。

据市热管办调查统计,我市近郊四区供热管网长2026km,其中15年以上老旧管网850km,城关区占了大部分。由于一些管网产权单位消失,多年无资金维修,不仅产生很多隐患,也对居民的供热造成直接的影响。同时,在调查中供热企业普遍反映出一个问题:供热站在燃气锅炉改造过程中欠账太多;天然气价格过高,暖气费又难收取;供热管网严重老化,失水、失热严重,造成供热、回水温度较大;小区房屋旧,没有保温设施,造成住户室内温度难以达标;住户私自更改暖气管线增加暖气片,导致供暖不畅。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住户室内温度不能达标。

TAG: 燃气锅炉 燃煤锅炉

锅炉网